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,麻烦您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按钮。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,还能带给您一种独特的参与体验,非常感谢您的支持!
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张冀牖育有四位女儿,名字分别是张元和、张允和、张兆和和张充和。这四位姐妹都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,堪称是“一门四才女”的典范。
这四姐妹也被称为“张氏四姐妹”或“最后的大家闺秀”,因她们全部是合肥籍,因此又有“合肥四姐妹”的美誉。
虽然她们的名声不及同一时代的“宋氏三姐妹”那样响亮,但张氏四姐妹之间关系非常融洽,没有像宋氏三姐妹那样出现分裂和矛盾。
姐妹们相互扶持,共同经历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,最终都活过了90岁大关,见证了21世纪的到来。
今天我们重点讲述的是四姐妹中的老二——张允和。她有一个别号叫“白发才女”。张允和博览群书,才华出众,名副其实的才女,可“白发”这一称呼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?
展开剩余89%“白发”其实是命运对张允和的一种隐秘考验。或许命运觉得她的人生过于顺遂,便赋予了她身体的脆弱作为陪伴。
张允和从小体质虚弱,终其一生与疾病相伴,经历了无数次与死神擦肩的惊险,早早地便白发苍苍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1959年她去医院检查时,医生断言她活不过50岁。
当时她刚好快到50岁生日,医生的判决意味着她所剩时间无多。
大多数人听到如此绝望的预言,或许早已精神崩溃,甚至心力交瘁而先行离世。
然而,张允和在得知这一消息时,表现得异常冷静,反而给自己定下了“三不原则”,凭借此信念,她最终打破了医生的悲观预言,活到了93岁。
那么,张允和的人生经历究竟是怎样的?她又是如何坚守这“三不原则”的呢?
张允和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大户人家,童年生活优渥,父母思想开放,家庭氛围和睦融洽。
她后来投身教育事业,并与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连理。夫妻二人生活幸福美满,风雨同舟,共度了半个多世纪。
单看这些,似乎张允和一生被命运宠爱,过得顺遂无忧。
但事实远非如此,张允和虽拥有这些优越条件,却一直在与病痛搏斗,还经历了命运给予的无数严峻考验。
她的磨难从出生那刻便已开始:体重不足四斤,且刚出生时没有哭声。
家人一度以为她已经夭折,幸好她的祖母坚守信念,反复观察,终于在长时间后听见了她微弱的哭泣声,才避免了被遗弃的命运。
也许是因为出生时没哭够,张允和小时候常常哭个不停。
她体弱多病、爱哭的形象让人联想到林黛玉,但实际上,那只是她年幼时的表现。
随着年龄增长,她坚强和乐观的性格逐渐显露,反而不喜欢多愁善感的林黛玉,更崇拜像项羽那样的英雄豪杰。
张允和与周有光是自由恋爱结婚,婚前还曾请算命先生测算过八字。
她的父母虽然早已不信这些迷信,但一个从小照顾她的仆人很担心,坚持要找人算一算,张允和也只得同意。
结果令人震惊,算命先生说两人八字不合,所选结婚日4月30日为“大凶之日”,若坚持结婚,两人活不过35岁。
面对仆人的担忧,张允和却淡然处之:“我相信结束是新的开始。”最终两人结了婚,且一人活过90岁,另一人更长寿至110多岁。
婚后生活甜蜜安稳,但好景不长,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。
周有光当时在外地工作,张允和带着年幼的儿女艰难逃亡至四川。
不幸的是,女儿周晓禾染病高烧不退,战时医疗资源紧张,找医生极为困难。
最终等到医生时已为时过晚,女儿不幸夭折。
这还不是张允和命运的终点,她接着遭遇了父亲去世的痛苦,曾一直照顾她的老保姆也相继离世。
儿子周晓平在战争中被流弹击中,所幸抢救成功。
她自己也曾患癌症,好在及时发现,做了大手术才康复。
战时日军频繁轰炸四川,一家人时常躲避空袭。
更糟糕的是,当时社会混乱,有人趁机作恶,她们一家曾被人迷晕,财物被盗,造成极大经济损失。
1945年抗战胜利,张允和一家结束了流离失所的生活,但她的苦难并未结束。
她后来感叹:“命运为了锻炼我,把最难的考题都留给了我一个人。”
早在1944年,张允和就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,健康状况逐年恶化。
1959年再次检查时,两位权威医生给出了悲观的诊断:她的病情严重,很可能活不过50岁。
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宣判,张允和却异常镇定。
经历过无数病痛折磨的她,这次决心要抗争到底,打破医生的预言。
回家后,她给自己定下了“三不原则”,始终严格遵守。
这三条原则是什么?
第一,不因他人的过失而责怪自己。人生难免遇到不顺,这些很多都是别人的错,但我们不应因此惩罚自己。
比如,有些人原生家庭不幸,经常遭受伤害,那是他人的错,自己要努力摆脱负面影响,而不是越陷越深,最终变成自己曾厌恶的人。
第二,不因自己的过失而责怪他人。人人都会犯错,关键是要勇敢承担责任,而非把责任推给别人。
逃避责任解决不了问题,反而让矛盾复杂化,酿成更多错误。
很多冲突都是由此产生的。因此要诚实面对错误,真诚对待他人。
第三,不因自己的过错而惩罚自己。很多人在深夜会反复思考人生,回顾自己的选择与错误。
比如如果当初选择不同,结局或许会完全不一样,或者与某人保持友好关系。
但过去已无法改变,我们应总结经验、弥补不足,却不该因此折磨自己。
要勇敢前行,现实会渐渐变好,遗憾也会减少。
而丈夫周有光也制定了自己的“三自”原则:自食其力、自得其乐、自鸣得意。
即靠自己生活,不依赖他人,在生活中寻找乐趣,体现出他的乐观态度。后来他比张允和更长寿,活到了110多岁。
事实上,张允和和周有光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,曾遭怀疑,特殊时期失去工作。
但张允和坚守“三不”原则,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。
最终,她不仅跨过50岁的门槛,还活到了93岁,远远超过医生的预期。
张允和晚年生活的态度是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不受年龄束缚。
她不认为人老了就不能学习新事物,有兴趣就去钻研。
86岁时,她开始学习使用电脑,最终能熟练打字。
她还利用电脑创办了自己的杂志,使中断了50多年的杂志《水》得以复刊,杂志里刊载了许多张家生活趣闻。
2002年,张允和安详离世,享年93岁。
尽管一生饱受疾病困扰,她晚年的精神状态依旧良好,每天都细心打理自己。
临终前,她仍坚持写作。
从张允和的经历中,我们深刻体会到健康心态对人生的重要影响。
许多人因为满腹怨气,情绪失控,最终伤害的是自己的身体。
而张允和正好相反,尽管历经无数磨难,她始终热爱生活,最终也收获了生命的回报。
她曾说:“我以生命为歌,奏出华美乐章。”这正是她内心态度的真实写照,也是她一生最完美的总结。
最后,根据平台规则,只有您与我有更多互动时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
如果喜欢这篇文章,欢迎点击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推送。
本文由“馆长微鉴”原创发布,已开通全网维权,未经许可,任何人不得转载或搬运,侵权必究!
发布于:天津市亿融配资-配资怎么玩的-东莞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论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